docker 使用
# 前言
docker 是一款精简的虚拟机。
image 镜像:储存固定的系统镜像。类似模板,类,或者类似 VMware 虚拟机的快照。
container 容器:从镜像生成出的实例。类似成品,对象,或者正常情况的 vmware 虚拟机。储存运行时的任何修改。
一个 image 可以生成出很多 container。container 可以保存为 image,然后供自己或他人后续使用。
# 包含
虚拟机包含的软件。
- pwntools —— CTF framework and exploit development library
- pwndbg —— a GDB plug-in that makes debugging with GDB suck less, with a focus on features needed by low-level software developers, hardware hackers, reverse-engineers and exploit developers
- pwngdb —— gdb for pwn
- ROPgadget —— facilitate ROP exploitation tool
- roputils —— A Return-oriented Programming toolkit
- one_gadget —— A searching one-gadget of execve(‘/bin/sh’, NULL, NULL) tool for amd64 and i386
- angr —— A platform-agnostic binary analysis framework
- radare2 —— A rewrite from scratch of rada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set of libraries and tools to work with binary files
- seccomp-tools ——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seccomp analysis
- linux_server[64] —— IDA 7.0 debug server for linux
- tmux —— a terminal multiplexer
- ltrace —— trace library function call
- strace —— trace system call
# ubuntu 初始化脚本
pwndbg 仅负责 ubuntu22.04 版本及以上的可用性。在低版本可能不适用。github 尤其指出了 ubuntu18.04 已停止支持并给出了最后版本的代码。在安装时还需将 setup.sh 内的 git submodule update --init --recursive
注释掉,因为文件夹内不含 .git
文件夹并且不能更新至最新库。
同时需要设置 locale,使得 LC_CTYPE=en_US.UTF-8.
#!/bin/sh
cd /root/
unminimize
apt install vim
apt install git
apt install python3-pip
#pip3 install setuptools
pip3 install --upgrade pip setuptools
sudo pip3 install pwntools
# 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pwndbg/pwndbg.git
if [ ! -f '2023.07.17.tar.gz' ]; then
wget https://github.com/pwndbg/pwndbg/archive/refs/tags/2023.07.17.tar.gz
fi
tar -xzvf 2023.07.17.tar.gz
mv pwndbg* ./toolbox/pwndbg
cd ./toolbox/pwndbg
./setup.sh
# docker 容器
- ubuntu18.04 skysider/pwndocker
docker pull skysider/pwndocker
- pwndocker
# included glibc
Default compiled glibc path is /glibc
.
- 2.19 —— ubuntu 12.04 default libc version
- 2.23 —— ubuntu 16.04 default libc version
- 2.24 —— introduce vtable check in file struct
- 2.27 —— pwndocker default glibc version
- 2.28~2.31 —— latest libc versions
# 使用
建议用官方的使用姿势,用如下命令 run 起来
docker run -d \
--rm \
-h ${ctf_name} \
--name ${ctf_name} \
-v $(pwd)/${ctf_name}:/ctf/work \
-p 23946:23946 \
--cap-add=SYS_PTRACE \
skysider/pwndocker
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参数
- v {ctf_name}:/ctf/work 是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映射到 docker /ctf/work 目录下
这样你在物理机修改文件,docker 里面也会发生变化,就不用再 docker cp 了
–cap-add=SYS_PTRACE 这个参数也是要一定加的,不然 docker 里面没法用 gdb 调试。
可以把上述命令放到 pwndocker_run.sh 里面 方便下次使用
# ?多终端调试
然后调试脚本时,要先进去 tmux ,python 脚本里面指定终端为 tmux
context.terminal = ['tmux', 'sp', '-h'] |
就可以 gdb.attach (p) 了 如下图
docker run -itd --name u18 ubuntu:18.04 /bin/bash | |
docker cp -L u18:/lib/x86_64-linux-gnu/libselinux.so.1 . | |
docker cp -L u18:/lib/x86_64-linux-gnu/libpcre2-8.so.0 . | |
docker cp libselinux.so.1 pwn:/glibc/2.28/64/lib/ | |
docker cp libpcre2-8.so.0 pwn:/glibc/2.28/64/lib/ |
# docker 进程
docker 进程启动、停止、重启,常见的三种 case
service docker start # 启动 docker | |
service docker stop # 关机 docker | |
service docker restart # 重启 docker |
# 镜像操作
镜像作为容器执行的前提条件,一般需要掌握的几个命令无非是搜索,下载,删除,创建
docker images # 镜像列表 | |
docker search xxx # 检索镜像,从镜像仓库中检索 | |
docker pull xxx # 下载镜像 | |
docker rmi xxx # 删除镜像 |
关于创建镜像,有必要稍微详细一点点
docker commit -m="首次提交" -a="一灰灰Blog" dd85eb055fe8 yh/centos:v0.1 # 通过容器创建镜像 | |
docker history yh/centos # 镜像历史查询 |
上面的几个参数进行说明
-m
和 git 的提交一样,后面更上描述信息-a
版权声明,这个东西是我创建的,有啥问题,找我dd85eb055fe8
容器 idyhh/quick-os:0.1
创建的镜像名
# 容器操作
接下来就是正菜了,容器的各种操作,启动,关闭,重启,日志查询以及各种进入容器内部搞事情
# 创建
万事开头第一步,加载镜像,创建容器
docker run 镜像名:版本 程序指令 |
run 后面可以跟很多的参数,比如容器暴露端口指定,存储映射,权限等等,由于参数过多,下面只给出几个不同的例子,来具体的演示参数可以怎么加 +
# 常用参数
参数 | 示例 | 作用 |
---|---|---|
-i | 打开 STDIN,支持交互 | |
-t | 支持终端登陆 | |
-v | 设置共享文件夹。宿主目录:容器目录 | |
-d | 设为后台运行 | |
–name | –nam=u18 | 指定容器名称 |
-p | -p 8080:80 | 暴露端口。宿主端口:容器端口 |
–restart | –restart=always | 程序终止后是否重启 |
# 示例
创建交互型容器
docker run -it centos:latest /bin/bash |
创建容器后运行在后台
docker run -i -t -d centos:latest |
创建容器,运行后台,结束后自动重启,设置名称、端口、共享目录。
docker run -d --restart=always --name=yhh_centos -p 8080:80 -v /home/yihui/html/www:/var/www centos:latest |
# 基础操作
容器创建完毕之后,就是一些基本操作了,启动、停止、重启、删除
docker ps -a # 查看容器列表, 列出所有的容器 | |
docker start xxx # 启动容器,start 后面可以跟上容器名,或者容器 id | |
# (这里的 xxx 可以是容器名:yhh_centos 也可以是容器 id:f57398ab22c5) | |
docker stop xxx # 关闭容器 | |
docker restart xxx # 重启 | |
docker rm xxx # 删除 |
在查看容器列表时,如果某个容器的启动参数特别长,直接使用 docker ps -a
会发现看不到完整的启动命令,这个时候可以带上参数 --no-trunc
来显示完整命令
docker ps -a --no-trunc |
# 高级操作
接下来进入一些容器的高级操作技巧(实际上也并没有特别酷炫)
为了演示一些进阶的内容,这里创建一个容器作为测试
docker run -it -d --name=yhhos centos |
# 容器日志查询
日志,定位问题的神器
docker logs yhhos # 查询 xxx 容器的日志 |
基本上不太会直接使用上面的命令,因为上面把所有的日志都打印出来了,可以直接晃瞎我们的钛合金 x 眼
一般日志可以加两个参数 -f
, -t
docker logs -f -t --since="2019-05-11" --tail=10 yhhos |
--since
: 此参数指定了输出日志开始日期,即只输出指定日期之后的日志。-f
: 查看实时日志-t
: 查看日志产生的日期--tail=10
: 查看最后的 10 条日志。
# 文件拷贝
将容器的某个文件捞出来;或者强塞,一个 cp 即可
# 将当前目录的 test.md 文件拷贝到容器的 /tmp 目录下 | |
docker cp test.md yhhos:/tmp | |
# 将容器的 /tmp/test.md 目录拷贝到当前目录下 | |
docker cp yhhos:/tmp/test.md ./out.md |
# 进入容器
进入容器内部,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…
docker exec -it yhhos /bin/bash |
# 获取容器所有信息
docker inspect yhhos |
# 环境变量设置
docker 环境变量设置_dockerfile env path-CSDN 博客
# tmux
用于在 docker 同时运行多个终端。尤其是在使用 gdb.attach()
时十分有用。